查看原文
其他

化解当代“认同危机”:需穿越历史,寻找答案 | 社会科学报

海印子 社会科学报 2019-12-11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共产党宣言》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170年前,《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恩格斯用诗一般的文字,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我们隆重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是想向世界人民昭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和使命。随着时代的跃迁,中国社会的文化认同问题日益凸显: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危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对中国文化整体特性的认同危机。如何化解这些问题与危机,构建当代文化认同?围绕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陈立新。

原文 :《发展马克思主义重在构建当代文化认同》

本报记者   海印子

图片 | 网络


记者: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您认为,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视界,读出《宣言》蕴藏的深刻思想、理解《宣言》的时代价值呢?

刘同舫:马克思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举行3000多人的会议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如此隆重地纪念马克思,是想向世界人民昭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和使命。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具有时代特性,其基本原理却包含着超越文本时间限定的普遍性。《宣言》虽已发表170周年,但其蕴藏的深刻思想是永恒的。



《宣言》的“言”是宣什么言,言说的究竟是什么?我认为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最核心的表达:第一,“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第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第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第四,“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第五,“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第六,“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等等。从哲学的视界而言,这些观点归结为一点,就是对人类命运的回答。



陈立新:我们今天要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视界,认真阅读《宣言》,深切把握和弘扬《宣言》的基本思想。


“不忘本来”,是指深入领会和运用《宣言》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的政治和精神的基础。更为简练的表述,就是物质生产或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这一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主干,它所揭示或表达的社会现实至今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诸如虚拟经济、消费社会等等当代生活中炙手可热的新颖变化,不是离开或否定了实体经济,相反恰恰是以实体经济的强盛为前提的。

  


“吸收外来”,是指《宣言》指证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非常革命”的作用,开启了一个把握时代走向并给予实质性阐发的理论视野。资产阶级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发达最丰富的生产力或物质文明,构造了现代世界,这是资本的“文明一面”。当代中国的发展,依然需要面对资产阶级的历史成就,合理借鉴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发展经验。

  


“面向未来”,是指《宣言》阐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双重任务,即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传统的所有制关系”以资本原则为导向;“传统的观念”以形而上学为轴心,是资本原则“抽象统治”的“观念上的补充”;“最彻底的决裂”是基于原则分野或立场分殊的视差之别。资产阶级创造的现代世界,依照资本原则组织社会生活,制造了“物的依赖关系”的这种自身不能摆脱的“文明缺陷”,共产主义革命无疑要开启新型的文明,实现社会生活以劳动为原则导向的根本转型。这些思想已经在当今世界获得越来越多的肯认,并程度不同地得以实现。


记者: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来重建民族文化认同,而有人认为,当代中国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下面临文化认同的危机,在您看来,这种危机应当如何化解?当代中国如何构建文化认同?


刘同舫:构建和增进文化认同,应当直面文化认同危机,摒弃文化认同中的不良心态,厘清文化认同的三对重要关系。



第一,切忌举旗不定,厘清一元指导与多元文化发展的关系。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同时,必须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以此充实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做到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并用其引导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实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的前提下发展文化多样性,在发展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

  


第二,切忌数典忘祖,厘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增进文化认同必须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做足功课。既要多维度、深层次地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深入挖掘、不断吸收、大力推广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理念,唤醒沉睡于每个中国人细胞中的传统文化认同基因,又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新内涵与新形式。要高举文化创新的大旗,借助文化产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东风,生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彰显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高品质文化产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

  


第三,切忌妄自菲薄,厘清差异与差距的关系。厘清文化的“差异”与“差距”是我们找准自身文化定位、增进自我认同的重要发力点。承认差距、针对不足、有的放矢地补齐短板,推动文化良性发展和繁荣进步固然重要,但以西方文化作为自我评价的标杆,将“未病”当作“已病”,不分青红皂白地给自己胡乱开药则大可不必。只有在文化比较中认清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与不同文化表现形式带来的差异,珍视和善存中国文化独有的群体个性,才能避免走进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认同误区,挺起文化自信的脊梁。


陈立新: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结构的构成要素,总是依附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并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的。文化认同上出现了问题,原因不在文化本身,而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基础。“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正是这样,我们思考和解答文化认同问题,需要透过文化认同问题的表象,而深入于问题之根基



文化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文化认同遇到了问题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好的。改革开放以后,国外各种文化思潮蜂拥而入,鱼龙混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及其实施,前无先例,现实生活世界由之发生改变则是不言而喻的。诸如此类的多重原因,当代中国告别近代以来的文化困局,重建文化认同,可谓任重而道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当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而能够以正常的心态与“他者”进行对话,能够客观理性地处理古今、中西问题,围绕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重建民族文化认同。



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新时期”推进到“新时代”。随着时代的跃迁,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请问如何化解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刘同舫:根据主要矛盾来确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心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十九大之后,着力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自然成为党和国家下一阶段的重要工作任务。


第一,找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问题是化解矛盾的基本前提。在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能动的一方,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着眼于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我们不仅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还应当抓住矛盾主要方面的主要问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现实中表现为各种具体问题。相比于“不充分的发展”而言,“不平衡的发展”问题更加严峻,在当前诸多发展不平衡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社会贫富差距问题。

  


第二,通过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而抓住主要方面的主要问题。化解新时代主要矛盾聚焦为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妥善地解决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使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分配正义是化解新时代主要矛盾的阶段性必然要求,罗尔斯关于分配正义的两条原则,对于我们推行分配正义颇有裨益:其一,社会上所有职务和地位应向所有人开放,为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平等享受教育、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创造必要的机制和条件,防止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化。其二,社会分配应当将弱势群体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最大限度地提升弱势群体的福利,不断扩大发展成果的覆盖人群,使发展成果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享有,缩小已有的贫富差距。当然,仅仅依靠分配领域的正义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罗尔斯建构的正义原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问题的最终解决要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智慧。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生产决定分配,只有从生产领域入手,以生产力的极大丰富为前提,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类才能完全摆脱贫富差距、公平正义等问题的困扰,从而进入真正的自由王国。


陈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是根据当代中国已经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的现实状况而提出的。正是基于科学把握当今中国社会的实情,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概述,是我们正确认识当下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遵循。就这一矛盾本身来看,矛盾的主要方面乃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我们由此能够发现化解矛盾的着力点。首先,发展依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总钥匙,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构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其次,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落到实处。第三,毫不动摇地贯彻实施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追求可持续的发展。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21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科学VS人文,吵了这么多年还不够吗? | 社会科学报

观点 | 口头、文字与生活的三大传统,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

寻找文化的根性,就是筹划世界的未来 |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